2025-09-12
(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為強化災害應變與國際合作,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今日率領消防局長林文山及消防局幹部等7人,赴日本神戶進行為期四天的防救災參訪。此行自9月11日起至9月14日,聚焦實務觀摩、裝備檢視與制度交流,期望將先進經驗轉化為本縣防災能力,縮短災害反應時間、降低災害損失。
參訪團上午拜訪神戶市消防局中央消防署,實地觀察特殊搜救與滅火車輛配置,並由謝副縣長與林局長親自操作50公尺雲梯消防車,穿戴安全背帶與全套防護裝備,體驗高空救援程序與機械操控細節,深刻感受日方在空中作業、維護制度與設備整備的專業水準。
下午與神戶市消防局長栗岡由樹進行座談,雙方就都市震災應變、跨機構協調、災害通報與民眾防災教育交換具體做法,並互贈紀念品象徵台日情誼。會中雙方同意推動定期人員互訪與課程互換,簽署初步交流意向,朝共同演練與資源共享邁進。
林文山局長表示,雲林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面對強震與複合災害,縣府已規劃成立特種搜救大隊,負責崩塌搜救、高處救援與化學災害應變;本次取經將有助於精進搶救技術、完備戰術流程與提升現場協調效率。林局長強調,實務演練與跨域整合是減災關鍵,回縣後將把交流內容納入年度訓練計畫。
謝淑亞指出,今年適逢阪神大地震30週年,神戶在震災後的重建與防災工程具有示範意義,縣府除學習先進技術外,也重視防災教育與社區韌性建設,將推動學校防災課程、社區志工訓練與模擬演練,未來會擴大與日本及國際夥伴的合作,建立跨域防救災網絡,守護雲林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團隊後續行程包含阪神震災紀念館、人與防災未來中心及神戶港震災紀念公園等地,希望以歷史紀念與科技展示為教材,強化縣內防災宣導與課程設計。縣府將本次交流成果整理成報告,納入預算與演練時程,並結合SDGs優質教育與全球夥伴目標,持續提升防災治理效能與民眾防災素養。縣府將在返縣後舉行成果說明會,向民眾報告交流重點與後續改進時程,期盼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提升區域防災韌性與社會回復力。(圖/記者廖承恩翻攝)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