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銘瑞/高雄報導)面對校園中日益多元且複雜的教育挑戰,為協助教師發展更具覺察與溫度的教學模式,金鴻兒童文教基金會與中國青年救國團總團部共同主辦,台灣正念工坊與正念心教育協辦的「教師正念教育研習課程」圓滿完成。此次課程吸引眾多基層教師參與,並獲得一致好評。
參加正面教育教師研習人員合影。(圖/高雄市救國團提供)
研習課程以正念為核心,設計內容涵蓋實作練習、經驗分享與教學設計反思,透過系統性的引導,幫助教師將正念理念融入教學與班級經營之中。課程目標聚焦於四大主軸:
協助教師與學生深入體驗生命教育,提升自我察覺與專注力。增進教師的情緒調節與內在安定感。提供正向行為支持策略,強化教師面對學生情緒困擾的因應能力。鼓勵教師發展適合自身班級脈絡的正念方案,讓孩子更能專注學習、 穩定情緒。
正念心教育創辦人張振興老師於課程中分享,正念教育在校園現場具有明顯的正向效益,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情緒管理、注意力與人際互動能力。他指出,在台灣校園中,情緒困擾、自我傷害等議題日益浮現,正念教育不僅是一門學習課程,更是培養師生心理韌性與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課程中也強調,正念並非宗教修行或單純的放鬆技巧,而是一種科學且實用的心理素養。正念的核心在於有意識、不評判地覺察當下,並以好奇、友善的態度接納當前經驗。針對社會常見的誤解,課程進行了以下澄清:
正念不是正向思考,而是對正面與負面想法都有平等覺察的能力。正念不是心無雜念,而是能注意到念頭的來去、不執著。正念不是永保平靜,而是學習與情緒共處,保有如何回應的選擇。正念不是打坐冥想的專利,而是適用於日常生活與教育現場的實踐方式。
本次研習獲得所有與會教師熱烈回響,有老師分享,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不僅提升了個人覺察與情緒調節能力,也對班級經營產生嶄新的啟發。
中國青年救國團總團部社會處處長陳君珩表示,面對教育現場愈發沉重的心理壓力,期盼透過這類課程,陪伴教師在專業與情緒間找到平衡,進而創造更具溫度與力量的教育場域。未來將持續推動正念教育在台灣各級學校的落實,期盼正念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共同為師生打造更安定、自在、有韌性的幸福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