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道153線老舊路段長年破損不堪,民怨四起。雲林縣政府再度砸下4,256萬元,辦理「縣道153線3K+200至5K+000路段改善工程」,將於8月15日開工,工期120日,預計年底完工。雲林縣長張麗善今(23)日率縣府團隊與地方民代現勘,並召開說明會,強調要以「扎根路基、全面革新」之姿,還給鄉親一條平穩、安全的回家路。
張麗善指出,縣道153線是東勢通往麥寮、銜接台78線的重要通道,卻因年久失修與重車長期輾壓,路面宛如貼滿補丁的膏藥布,顛簸不堪,嚴重危及行車安全。地方多次反映「車子開在跳跳板上」,尤其夜間行車猶如開盲盒。面對地方疾呼,縣府不等不靠,繼前段工程投入2,000餘萬後,如今再啟第二階段徹底改善。
本次工程由雲林縣政府交通工務局主責執行,施工區間自3K+200延伸至5K+000,總長約2,796公尺,平均寬度8公尺,施工內容包含刨除老化瀝青、底層重建、AC鋪面強化及路基改良,預算金額達4,256萬6,000元。完工後可望有效解決路面龜裂、沉陷與排水不良問題,讓用路人行得穩、開得順。
張麗善強調,改善道路絕非表面鋪平,而是要「治本」,補強結構、養護路基、解決隱患。她坦言,這段道路早應翻修,但中央補助爭取無果,幸賴縣議會全力支持,縣府才能自籌全額經費,強力推動。她也特別感謝議員吳蕙蘭、林深與蘇國瓏長年追蹤督促,使工程順利啟動,回應民意期待。
地方議員吳蕙蘭指出,六輕重車日夜奔馳,導致道路嚴重損毀,早已成為居民「用路夢魘」。她說,張縣長上任以來多次親勘問題路段,率隊爭取經費改善,展現做事魄力;林深也直言,過去路況讓人無奈,如今徹底整修,終能告別「顛簸地獄」,迎接平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