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首頁/地方綜合/「餐桌上的保育行動」 高雄翰品盛大登場

「餐桌上的保育行動」 高雄翰品盛大登場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與屏東縣政府聯合推動的「餐桌上的保育行動」,今(23)日在高雄翰品酒店登場,匯集八位理念獨具的農友與四家知名餐廳廚師團隊,透過草鴞標章農產品入菜,讓保育從產地直送餐桌,為消費者獻上兼具風味與深意的田園饗宴。現場邀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分署長楊瑞芬、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長姚志旺等單位代表以及八位參與「友善草鴞標章」的農友共同出席,一同見證保育型生態農業的重要成果。

20250723213748lkdC
「餐桌上的保育行動」,8位農友與名廚聯手從產地到餐桌,星級料理演繹草鴞故事。(圖/記者李靜音攝)

楊瑞芬表示,草鴞是台灣第一級瀕臨絕種的貓頭鷹,也是台灣12種貓頭鷹唯一棲息在草生地,全台族群數量不到500隻;透過林業保育署草鴞生態服務給付制度,輔導高屏地區農友,目前已有17位取得友善草鴞標章,實踐不使用除草劑、鼠藥、捕獸夾與鳥網的耕作方式。

姚志旺表示,生態農業已是國際趨勢,農友若能結合保育理念,不僅能提升農產品價值,更是契合生態系永續的國際發展目標;這樣的過程,還需要農政單位的參與以及積極鼓勵與支持。期盼未來有更多高雄在地餐廳能導入這類具保育精神的友善食材,讓永續不再只是理念,而是落實餐廳菜餚裡的選擇。

20250723213855X5oU
八位農友深耕田野,以友善農法栽種出多樣化的作物。(圖/記者李靜音攝)

「友善草鴞標章」於今年四月正式亮相,首批共九位標章農友誕生,七月更擴增來自高雄與屏東的八位農友,包含黃宣翡、卓惠碧、黃盟生、蔡青耘、吳禹宏、郭少鏞、巴錦楙、李長整。他們深耕田野,以友善農法栽種出多樣化的作物,從瓜果時蔬、檸檬香茅、可食用野草、木瓜、鳳梨、香蕉、小番茄、稻穀,到糯米茶包、蓮子、秋葵等,每一項作物都承載著農友對土地的熱愛與對生態的承諾。

其中,曾是樂團少年的黃盟生,如今是田野間的「搖滾農夫」,他將音樂融入耕作,透過友善農法實踐資源循環,以稻穀譜寫對土地的熱愛。來自科技業的「知識農夫」巴錦懋,曾是日月光資深廠長,如今卻在高雄大樹打造「綠冠有機農場」,運用科技人的思維,導入有機農法,致力於打造有機村。而「天菜先生」吳禹宏則長期投入友善耕作,透過免耕農法降低碳排放,並導入智慧滴灌系統,大幅提升用水效率與栽培品質。這些農友們跨界的背景,為友善農業注入了更多元創新的思維。

此次餐桌上的保育行動餐會,以草鴞標章農產品為核心,由高雄翰品酒店、美蔬齋Mei Shu Zhai、GIEN JIA挑食、龜時間goöod time 等知名餐飲單位共同設計,將生態保育融入日常飲食。菜單設計巧思處處,例如「草鴞田園蔬菜搭果香醋」、「構葉豆排襯紫玉米碳烤蔬菜檸檬豆乳美乃滋」、「草鴞農場微酵時蔬與煙燻紅甘魚」、「熱帶季風」等,多道料理名稱皆融入草鴞意象與發想,在品嚐美味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感受保育的理念。

活動現場,各餐廳主廚親自介紹餐點設計理念,農友們也分享栽培的甘苦與小故事,讓消費者更貼近土地,理解並支持保育行動。高雄翰品酒店總經理林俊宇表示,未來飯店將規劃結合草鴞保育餐的住房專案,期望將永續理念融入旅客的食宿體驗,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保育,共同守護台灣特有的地棲型貓頭鷹-草鴞。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