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 當AI與大數據變成全球發展的主流,透過大數據尋找海洋議題成為各國重要發展的方向。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自2023年開始透過國家海洋資料庫與共享平台(NODASS)辦理諾大師海洋大數據競賽,今年邁入第三屆,來自全臺共36支高中與大專隊伍齊聚一堂,展開一場以「資料為槳、創意為帆」的知識航程。自7月16日起於高雄市舉辦為期三天的「2025第三屆諾大師海洋大數據競賽工作坊」,訓練高中與大專海洋青年應用海洋大數據與AI程式,並安排海洋科學家分享最新的海洋研究成果,培育學生應用海洋資料庫進行大數據應用競賽。
國海院院長陳璋玲(17)日致詞指出,這場競賽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挑戰,更將海洋素養深植於教育之中向下紮根。透過與海洋資料的接觸,學生對海洋的理解將從單純的喜愛,逐漸轉化為實際的行為改變。她強調:「海洋大數據競賽的價值,不僅在於解決當前問題,更在於培養具備改變世界能力的未來領袖。」
此次工作坊內容豐富,涵蓋「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National Ocean Database And Sharing System, NODASS)應用,邀請業界講師教學Python資料處理實作及QGIS衛星影響套疊,並由國科會海洋學門資料庫技術員介紹海洋生物資料處理和海洋熱浪時空分布,以及國海院研究人員們分享跨域的海洋研究專題,包括南沙太平島近慣性內波、海洋環境DNA(eDNA)、歷史地圖建置等。不論是對程式初學者或進階探索者,皆可從中找到知識成長的節點。
以創意詮釋資料,激發青年對海洋議題的感知與表達力。來自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有根之樹團隊的圖文創作,從新聞報導中對氣候異常與災害的關注出發,轉化為對熱浪成因與衝擊的科學探究。他們表示:「我們也是在地球的一員,地球的環境也需要我們一起守護,熱浪在近幾年愈發頻繁的發生在各地,生態遭到破壞、珊瑚白化、森林大火等,我們想藉由研究熱浪,對災害更進一步的認識,並學會去面對,為這個世界盡一份心力」。
「這不只是一次競賽,更是一場探索未來的啟程。」此次亦邀請韓國海洋學會(Korea Society of Oceanography)主席(Dr. Shin, Hyoung Chul)跨國線上祝福,向臺灣學子致意,鼓勵青年勇敢投入海洋永續與跨國交流行動。
主辦單位表示,工作坊的設計強調跨域整合與實作導向,期望讓學生在操作與思辨中建立起面對海洋問題的能力。接下來,入圍隊伍將於11月進行決賽,運用此次學習所獲,提出具創新與可行性的解題方案,並角逐年度大獎。透過這場集結科學、資料與創意的海洋任務,國海院攜手青年共同書寫臺灣海洋教育的新篇章。未來期待這些種子可以成為引領藍色永續的中堅力量。(圖/國海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