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國立中正大學在教育部新南向計畫支持下,於 2025 年 11 月 17 日舉辦「生成式AI之發展與應用國際會議」,由國立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博士主持,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於產業創新、智慧治理、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城市防災與人力資源等多領域的最新趨勢與實務挑戰。此次活動吸引來自臺灣與南亞的產官學研代表與專家學者參與,透過跨國交流與多面向對談,共同探討生成式AI在全球科技推動下所帶來的系統性變革與發展機會。
中正大學生成式AI高峰論壇登場,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與學者專家及參加者合影。(圖/記者黃音文攝)
本次會議講者陣容堅強,邀集產業與學界具卓越影響力的重量級人士共同分享前沿觀點。來自緯創資通的董事長暨執行長辦公室行政特別助理馬凱薩,曾任全球知名百年企業塔塔顧問服務公司的臺灣區董事長,具備近三十年跨國資訊服務、全球營運與智慧城市推動經驗,是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推手;雲科大哈札希教授深耕計算智慧、資料分析、智慧交通的AI領域,研究成果卓著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科研獎項;中正大學阮文齡教授領導資安與無線通訊研究團隊,研究涵蓋可信任AI、量子機器學習、邊緣通訊與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是次世代網路安全領域的重要學者;雲科大桑亞倫特聘教授則為全球高度引用學者,在AI、物聯網與邊緣運算領域累計發表逾三百篇國際期刊論文,並擔任多本國際重要期刊編輯,於國際學術界具有高度影響力。
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致詞,歡迎參與跨領域與跨國交流有助促進多元觀點交會。(圖/記者黃音文攝)
會議中,緯創資通董事長暨執行長辦公室行政特助馬凱薩以企業第一線視角,分享生成式AI在產業規模化與全球化競爭中的機會與挑戰,深入探討其對企業營運模式的深層影響。雲科大哈札希教授提出「情緒化人工智慧」的觀點,說明生成模型如何支撐以人為本的科技設計,推動更具理解力與互動性的智慧服務,為人機協作帶來新方向。
學者專家演講深入淺出,參與者受益良多,發言踴躍、講者答覆問題。(圖/記者黃音文攝)
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阮文齡教授則從智慧能源與城市治理的視角切入,分享生成式AI在國家能源安全、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與早期災害預警上的應用成果,凸顯AI在永續治理與韌性城市建構中的實際價值。雲科大桑亞倫特聘教授則以多年研究與國際合作經驗,從企業人力與智能管理的角度剖析生成式AI如何從傳統自動化走向創新驅動,揭示智慧組織的下一個發展階段。
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右1)緯創資通董事長暨執行長辦公室行政特助馬凱薩(右2)。(圖/記者黃音文攝)
舉辦此次會議的國立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博安表示,這場論壇不僅深化臺灣與南亞學術及產業界的合作,更提供多方共同探討生成式科技如何回應城市治理、產業升級、資訊安全與社會韌性等關鍵議題的機會。他指出,跨領域與跨國交流有助促進多元觀點交會,推動研究成果與實務應用更加貼近社會需求,也讓人才培育更具厚度與廣度。
中正大學生成式AI高峰論壇登場,會場座無虛席。(圖/記者黃音文攝)
中正大學表示,透過此次論壇與多國產官學界的深度交流,展現學校在前瞻科研與國際合作上的長期投入,也呼應蔡少正校長所積極推動的方向,以國際視野、跨域合作與大學社會責任為核心,持續強化教學、研究與社會實踐的整體發展。校方指出,在全球環境快速變動的情勢下,高等教育必須建立更具彈性與連結性的合作模式;中正大學亦持續致力於培育具全球理解力、跨域整合能力與前瞻思維的新世代人才,使其未來能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深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