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科技/智慧農機引領綠色革命 張麗善:雲林以科技減碳開創永續農業新紀元
2025-10-25
(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第19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25)日於虎尾高鐵特定區隆重開幕,展期三天,集結國內外逾400家廠商、上千個攤位,展現智慧農業與永續減碳的強大能量。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面對氣候變遷、高齡化與缺工挑戰,農業唯有導入「智慧化、科技化、自動化與減碳永續」,方能穩健前行,讓雲林從「傳統糧倉」邁向「科技農業重鎮」。

本屆展覽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雲林縣政府、台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台灣農業設施協會及台灣建設機械協會共同主辦,開幕儀式由張麗善縣長、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立委張嘉郡等貴賓共同啟動,現場人潮湧動、氣氛熱烈。展區特別規劃「智慧農機」、「減碳農具」及「生物性安全資材」三大主題,首次展出日本太陽能除草機與自動化冷鏈系統,成為現場焦點。
張麗善縣長表示,雲林是全台農業重鎮,肩負糧食安全與產業創新的雙重任務。她指出,縣府積極推動「農業數位平台」與「智耕雲系統」,整合氣候、土壤與光照數據,協助農民精準掌握作物生長與收成期,達到「省時、省力、省工」的智慧農業效益。同時推動「智慧農業大學」,培育具科技應用與市場行銷能力的新世代農民,讓青年願意返鄉、農業永續生生不息。

張麗善進一步指出,農業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對環境的責任實踐。雲林縣府以「減碳、節能、冷鏈」三箭齊發,讓農產品在新鮮與安全間兼顧環保理念。她強調,縣府上任以來,農業產值已由769億元提升至948億元,「雲林良品」品牌更拓銷至日本、韓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成功讓在地農產躍上國際舞台。
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表示,自106年起推動農機補助計畫以來,中央已投入逾70億元經費,補助農民購置各式農機22萬台,受惠人數超過20萬人。新一期115至118年「農機中程計畫」將以「減碳、淨零與環境永續」為三大核心,帶動國內農機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並持續扶植智慧農業技術落地,讓農民成為減碳行動的主力。

主辦單位表示,去(2024)年展覽吸引超過60萬人次、創造7億元產值,今年預期將突破80萬人次、創造10億元佳績。展會期間除展出創新農機與資材外,也舉辦產業論壇與媒合活動,促進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全國農友及民眾於10月25日至27日前往虎尾高鐵特定區參觀,親身體驗智慧農業的力量,見證雲林邁向永續新時代的決心與行動。(圖/記者廖承恩翻攝)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