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地方綜合/六房媽紅壇上樑典禮 張麗善領眾扶樑萬信徒共證庄頭信仰榮光
2025-10-25
((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國家級重要民俗「雲林六房媽過爐」,今(25)日在斗南鎮五間厝舉行115至116年紅壇上樑典禮,縣長張麗善親自擔任扶樑官,與文化部文資局主秘張祐創、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及多位立委、議員、地方首長共同祈福,吸引上千名信眾到場觀禮,場面莊嚴盛大,氣氛熱烈,展現庄頭信仰的凝聚力與雲林宗教文化的生命力。

六房媽天上聖母為斗六、斗南、虎尾、土庫及大埤五股庄頭共同輪值奉祀的信仰中心,依序由各股興建紅壇供奉。不同於一般宮廟固定奉祀形式,六房媽以「有神無廟」聞名,信仰流動卻根深蒂固,成為跨庄頭、跨世代的重要精神寄託。其過爐遶境規模宏大、組織嚴謹,於102年登錄為縣定民俗,106年再升格為國家級重要民俗,象徵地方信仰文化的榮耀。
縣長張麗善表示,六房媽信仰是雲林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也是凝聚庄頭情感的精神力量。她感謝六房媽長年庇佑地方,讓雲林縣舉辦多項全國性盛事順利圓滿,包括110年全中運、114年全國運及去年國慶煙火等。她說,今日扶樑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期盼紅壇工程順利完工,明年農曆四月過爐儀式圓滿成功,邀請全國民眾共襄盛舉。

此次上樑典禮由115至116值年爐主顏徐素芬及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領眾主持,並邀108名象徵吉祥圓滿的志工團體領袖擔任護樑官,現場香火鼎盛。上千信眾共同祈禱紅壇工程平安,期盼六房聖母持續庇佑庄頭安泰、民心和樂。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目前共有五項國家級重要民俗,僅次於臺南,是全台民俗無形文化資產重鎮。其中「六房媽過爐」尤具代表性,不僅展現宗教儀式的系統性,也體現庄頭協力合作的社會動員能量。縣府將持續爭取經費,製作六房媽信仰影像紀錄片,讓更多青年學子與民眾認識雲林的文化底蘊與信仰力量。

「六房媽過爐」跨越年度輪值,是雲林人心靈上的重要節點,更象徵著庄頭互助與地方凝聚。隨著五間厝股紅壇上樑完成,明年過爐遶境活動備受期待,縣府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於115年農曆四月前來雲林,親身感受六房媽信仰的莊嚴與溫暖,共同見證屬於雲林的文化驕傲。(圖/記者廖承恩翻攝)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