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今(30)日上午在中庭舉辦「我的可愛動物時鐘」親子手作活動,吸引130位親子踴躍參與,共同體驗共學的美好時光。活動運用不織布、塑膠浪板、光碟片與時鐘機芯等材料,設計出充滿童趣的動物造型時鐘,讓孩子在製作過程中不僅學習時間概念,更體會到珍惜時光的重要;家長則透過陪伴與共創,進一步強化與孩子間的情感連結。
活動由李瓊雯擔任講師,循序引導大家逐步完成作品。從在塑膠浪板上塗抹萬能糊、黏貼不織布、仔細修剪邊角開始,親子們再一起討論要製作成哪種動物造型。接著以不織布拼貼五官、花紋,並將尾巴以兩腳丁裝訂成可擺動的樣式,使動物更顯生動,最後在「肚子」位置黏上光碟片,裝上機芯並貼上數字貼紙,便完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動物時鐘。
現場親子合作無間,邊動手邊交流創意,氣氛溫馨熱絡。完成的作品五花八門:有孩子製作了充滿童趣貓頭鷹、小熊,也有人做成可愛貓咪,還有人設計出帥氣的小恐龍,每一件都展現了童心創意與親子合力的成果。
社教館表示,現代孩子雖然生活在數位化的環境中,但仍需要透過實際體驗來建立對「時間」的感受與概念。此次活動結合手作與學習,讓孩子在「做中學、玩中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培養時間觀念;同時透過藝術與親子共學,讓一件簡單的作品,化為一家人共享的溫暖記憶。(圖/社教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