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盛增/苗栗報導)37歲的吳女士因觸摸到左乳房腫瘤而至乳房外科就醫,經超音波檢查顯示,左乳房外上方有一不規則腫瘤,再以粗針切片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癌。所幸,電腦斷層及正子攝影顯示無淋巴或遠端轉移,因此先安排接受六次先期性化學治療,待腫瘤明顯縮小後再手術切除。術後的病理化驗顯示,腫瘤細胞已完全消失,亦無淋巴轉移,達到病理完全反應(表示接受治療後,病理檢查中沒有找到任何癌細胞或腫瘤組織),整體治療非常成功,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三陰性乳癌的特點有:1.發病年齡較輕,多數小於40歲。2.抑癌基因(BRCA1、BRCA2)突變機率較高,大約占25%(一般乳癌病人約為2%)。3.細胞分化惡性度較高。4.容易有淋巴結轉移。5.有較高的機會轉移和復發。
目前許多臨床研究顯示,三陰性乳癌病人若接受先期性化學治療(亦即在手術前先做化學治療)的效果會比其他類型的乳癌較好,特別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透過先期性化療,將原本在手術後做的輔助性化療提早至術前執行,在化療的同時觀察腫瘤大小的變化,可確認腫瘤對藥物的反應。若能在先期性化療後達到病理完全反應,其預後比較好,反之則容易發生癌細胞復發和轉移,建議要再追加化療或標靶藥物作為輔助性治療。
先期性化學治療能幫助醫師掌握病人的治療成效,不僅有較高的機會保留乳房,還有助減少復發、轉移的風險,提高三陰性乳癌病人的治癒率及存活率。但要注意的是,接受先期性化療的病人,較可能因為免疫力下降,容易有術後傷口感染或是癒合不良的風險。
陳以涵醫師表示,一般乳癌在腫瘤切除手術後再接受輔助性化療,是無法立即觀察藥物的成效,而是在一段時間(2-3年)後再追蹤是否有復發轉移,才能知道藥物有無效果。對於容易復發及轉移的三陰性乳癌,若能透過先期性化療,了解藥物治療對癌細胞的效果,就能提高治癒率及存活率,進而恢復健康的人生。(圖/大千綜合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