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道154甲線引西圳橋改建工程正穩健推進,為配合舊頂埤頭大排治理計畫,雲林縣政府交通工務局辦理橋體重建,提升通洪斷面與行車安全。第一階段橋梁施作已完成,下階段施工將自8月9日啟動,施工區段將調整交通動線,提醒用路人提前因應,配合現場管制。
引西圳橋位於154甲線7K+500處,為連接西螺鎮與二崙鄉的重要聯絡幹道,亦是民眾通勤、農產品運輸的要道。原橋結構因梁底高度不足,無法配合水利整治排洪需求,經專業評估後列入改建工程。全案由縣府主政,總經費約新台幣8,991萬元,於113年12月底開工,並採「半半施工」方式以降低交通影響。改建計畫包括橋梁長32.5公尺、寬度17.8公尺,採用鋼I型梁結構,並搭配引道改善147.4公尺,整體橋面抬升約60公分,設計兼顧水流疏導與行車負載,工程期程預計至115年2月竣工。至114年7月止,工程進度已達七成五,已完成下游側橋面與護岸,進入下一階段上游側封閉施工。
交通工務局表示,第二階段改道施作將於8月9日正式啟動,期間需轉換交通導引及標誌設施,工程區段車道將進行縮減,並改行已完成之下游側橋面。局方提醒用路人行經管制區段請放慢車速,注意指標及現場人員引導,並務必遵守工區交通號誌,保障行車與施工安全。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引西圳橋是當地居民長年仰賴的交通動脈,此次改建不僅改善橋梁耐用年限,更有助排洪功能,提升整體生活安全。她強調,基礎設施的升級代表地方發展的決心與行動力,也象徵政府為鄉親打造安全、韌性城鄉的承諾。
本項工程兼具交通建設與防災效能,體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9項「建設韌性基礎設施」與第11項「永續城鄉」之理念。雲林縣府將持續以務實態度推動地方建設,打造兼顧民生、安全與未來的公共工程典範。(圖/記者廖承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