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首頁/醫衛健康/心臟手術「術後照護」是康復關鍵 嘉榮助患者穩健復原重拾健康

心臟手術「術後照護」是康復關鍵 嘉榮助患者穩健復原重拾健康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嘉義有位70歲的王奶奶某次出遊返家後,出現胸悶與活動易喘的症狀,經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後確診為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心臟外科林伯翰醫師評估後,安排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術後順利康復出院。返家初期,王奶奶出現胸口傷口搔癢、局部麻木及睡眠品質下降等困擾,讓她擔心是否術後出現異常,甚至一度不敢翻身或外出活動。透過門診追蹤,經主治醫師林伯翰確認為正常的神經修復現象,並協助她學習觀察傷口變化、使用支撐衣物與一些日常保護技巧。王女士依照醫囑照護傷口、規律服藥及作息運動,現已能自在散步,並參加社區活動,恢復情況良好。

20250702224824xUAt
嘉榮心臟心臟外科林伯翰醫師說明心臟手術「術後照護」是康復關鍵。(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嘉榮心臟心臟外科林伯翰醫師指出,心臟手術只是治療的開始,真正影響預後的關鍵,在於術後能否持續配合醫療照護與建立正確觀念。術後常見的傷口搔癢與麻木,多為神經修復過程中的正常反應,通常會隨時間緩解。但若出現傷口紅腫、突起或小膿泡,則可能與體內縫線未完全吸收有關,應盡速返院處理,切勿拖延或自行處置,以免感染擴大。

20250702224842UOR2
嘉榮心臟外科林伯翰醫師。(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林伯翰醫師補充,術後的飲食調整也很重要,初期應以高營養食物為主,幫助體力恢復;後續則應轉為低脂、低膽固醇、富含纖維的飲食型態,避免食用豬油、內臟、蛋黃與魚卵等高膽固醇食物。除非有特殊醫囑,鹽分攝取可維持正常,但應減少酒精、濃茶與咖啡等刺激性飲品,以降低心血管負擔。
 
在活動方面,林醫師建議採取漸進式復健,避免提重物、彎腰使力或劇烈運動,尤其胸骨未完全癒合期間更需謹慎。可從散步、伸展等低強度運動開始,逐步訓練體能與胸部肌群。洗澡則建議於拆線後3至4天,確認傷口無滲液或感染再淋浴。林醫師特別強調,「戒菸」對術後心臟病人來說非常重要,因吸菸會造成血壓上升與血管收縮,不僅延緩恢復,更大幅增加再次發病風險。至於性生活的恢復,若患者能無不適地快步行走或爬樓梯,通常代表體能已回復,可視自身狀況逐步恢復。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林伯翰醫師強調,心臟手術的成功並不僅止於手術順利完成,更有賴術後嚴謹的醫療照護與病患的積極配合。林醫師說到,醫生與病人更需要專業的合作,才能讓醫療效果最大化,呼籲心臟病友,在術後持續建立健康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配合醫囑持服藥、傷口照護、復健,也要定期回診追蹤,讓醫師能掌握恢復進度、排除潛在風險,降低感染或復發的風險,盡快找回健康,恢復生活品質。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