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嘉市表揚100位交通指導志工、33位導護老師、28間愛心商店                南投縣竹山建築工地 工人遭插入眼窩救護                端節關懷行動 粽香傳愛 祖孫包粽樂               

首頁/校園藝文/AI點亮端午 中正大學展現科技與文化共融

AI點亮端午 中正大學展現科技與文化共融

(記者黃音文/嘉義報導)為讓國際學生以更有趣、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認識臺灣傳統節慶,國立中正大學今(26日)舉辦「國際實習生文化交流系列活動-AI ×端午 科技與文化融合體驗」。本次活動別出心裁地結合生成式AI工具與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邀請校內來自不同國家的實習生、外籍學生與本地師生共同參與,運用生成式AI工具設計個人化的艾草花束圖樣,並親手完成節慶裝飾,體驗傳統與科技結合帶來的創意驚喜。這場融合實作體驗與跨文化交流的活動,不僅讓參與者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透過讓科技參與文化,為傳統節慶開啟創新又有溫度的體驗方式,也更加展現中正大學在推動AI跨域應用與國際教育上的多元成果。

202505261921354Tqo
國立中正大學AI中心舉辦「AI x 端午 科技與文化融合體驗」活動,AI中心主任熊博安教授和參與者合影。(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此次活動由國立中正大學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以端午節為主題,從節慶由來與習俗介紹開始,帶領國際學生認識臺灣文化的背景與精神。接著由中心主任熊博安教授親自介紹幾款常用的生成式AI繪圖工具如DALL-E、Canva AI、微軟的Bing Image Creator等,讓學生透過簡單操作,將腦中的創意構想轉化為個人化花束圖樣。熊主任提到,希望大家能透過這樣的活動發現:「AI其實一點也不難,還可以很好玩!」科技不再只是專家的領域,而是人人都能上手的創意起點。

20250526192150o5i0
由AI中心主任熊博安教授,親自介紹幾款常用的生成式AI工具,讓國際學生體驗結合科技與傳統節慶的創意樂趣。(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活動並邀請深受學生喜愛的花藝店-崧埶設計劉怡瑩小姐,現場示範艾草花束的製作流程,讓參與者從AI圖像生成一路走到實體創作,親手完成專屬的端午作品。此次花束特別選用多種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如象徵驅邪與保平安的艾草與菖蒲、代表堅韌生命力的高山羊齒蕨、氣味清新的尤加利葉,以及寓意豐收與祝福的金絲桃果。這些花材,也讓外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可以認識植物背後所承載的節慶精神與祝福意涵,並從中感受到臺灣文化的細緻與溫度。

20250526192202jR2U
活動邀請到深受學生喜愛的花藝店-崧埶設計劉怡瑩小姐前來介紹,端午花束的花材及寓意。(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來自越南的國際學生分享,這是她第一次透過AI接觸臺灣的傳統節日,覺得既新奇又有趣。「以前只聽過端午節,這次用AI畫圖、自己動手綁花,才真的有參與的感覺。原來認識一個文化,也可以用這麼不一樣的方式。」她也表示,這場活動不只讓她動手體驗,更讓她感受到主辦單位在安排上的用心與創新,特別是把AI工具和傳統節慶結合在一起,讓學習文化變得更有互動性和記憶點,「這不只是體驗,更是一種很特別的學習方式。」

2025052619221609zI
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和台灣學生,一起體驗結合AI工具,創作端午艾草花束,帶來跨文化交流的樂趣。(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一位臺灣學生也說,這次活動讓她對AI完全改觀。「沒想到AI不只是寫報告的工具,還能用來做設計、動手創作。最好玩的是,大家邊聊彼此國家的傳統節慶和過節方式,一邊完成作品,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更加認識了來自不同文化的習俗與生活。」

202505261922310hC3
學生運用生成式AI工具,生成個人專屬的端午艾草花束圖樣,進行有趣的創作。(圖/記者黃音文翻攝)
 
近年來,中正大學積極深化國際教育的布局,推動跨文化交流與學術合作,致力營造一個多元、友善且具包容力的校園環境。透過國際實習計畫、全英授課課程與多元交流機會,該校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實踐國際化與在地接軌的教育願景,培育學生成為具備全球視野的跨域人才。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