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光蘊/新北報導)為深化本土語言教育、活化傳統文化學習,新北市私立竹林中小學(含國小、國中與高中部)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攜手合作,聯合推出六集台語劇,展開一場跨年齡、跨領域的語言文化探索之旅。該劇以全台語演出為核心,由學生擔綱主演,旨在透過戲劇實作培養母語能力,同時深化對台灣在地文化的認同與情感。
【語言學習不再只是書本 戲劇成為文化的教室】
本次台語劇計畫由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提供劇本內容,故事主軸圍繞台灣鄉土風情與歷史記憶,從庶民生活到傳統價值皆有涵蓋,兼具教育與娛樂功能。竹林學子則於課後積極投入排練與拍攝,過程中不僅練習台語語調與發音,更深入理解劇中場景背後的文化脈絡。
「這不只是語言練習,更是文化傳承的實踐課。」負責此次劇集統籌的竹林中學教師連雅婷表示,「學生從一開始的羞澀口語,到後來能自在地用台語演繹角色,他們的語感、信心與文化理解能力,都有顯著成長。」為提升學生語音表現,學校特別安排數學科教師邱霖緯進行語音密集訓練,從聲調、語調到語速逐一調整,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台語語感基礎。這項跨科資源整合的安排,也體現了竹林校園中教師專業的多元化與跨域合作精神。
【一貫課程體系結合本土語言 打造多語文化學習場域】
竹林中小學長年重視語文教育,實施15年一貫課程體系,從國小到高中,語文課程縝密銜接、師資穩定發展。不僅在國語與英語教學方面成效卓著,更積極推動本土語言及多元語言教育。學校課程規劃涵蓋台語、客語及東南亞語言等選修課程,讓學生從小建立多語意識與國際視野。教師團隊亦定期參與進修,並取得本土語教師專業認證,致力於提供學生更具文化厚度的語言學習環境。
竹林國小校長鄭智云強調:「語言是文化的根。我們希望孩子們能透過使用母語,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處的土地與歷史。」
竹林中學校長盧志雄則指出:「這部台語劇是語言學習成果的整合展現,更是一種用母語訴說土地記憶的文化行動。我們看見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對語言的自信,以及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逐步升溫。」
【文化教育落地扎根 學生成為文化的主角】
這次橫跨三個學段、橫向整合師生與文化資源的創新計畫,不僅提升學生語言實踐的真實情境,也建立起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跨能力素養。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透過演出,真實地經歷「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的過程,成為文化傳承的主角,而非旁觀者。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也表示,這類由學校主導、學生參與的母語劇場計畫,是推動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未來將持續與學校合作,拓展更多結合劇場、歷史與教育的創新模式。透過這項充滿溫度與深度的合作計畫,竹林中小學再次展現其在語文教育上的創新力與實踐力,也為台灣本土語言教育注入新風貌與新希望。(圖/竹林中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