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首頁/社會時事/NODASS英語版全球首秀!歐洲地球物理年會現場圈粉各國學者

NODASS英語版全球首秀!歐洲地球物理年會現場圈粉各國學者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 為因應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2021–2030)倡議,並響應行政院2030雙語政策,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國海院)著手開發 「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平台」(National Ocean Database And Sharing System, NODASS)英文版介面,推動我國海洋資料平台邁向國際化應用。國海院研究團隊於今(2025)年4月27日至5月2日前往維也納,參加全球地球科學界深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歐洲地球物理年會(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EGU)。團隊於會場展示全新上線的 NODASS英語版介面,首次登上國際舞台的NODASS系統,立刻吸引了來自五大洲的學者駐足交流。其直觀流暢的操作介面、完整的資料整合能力大獲與會者喜愛,成功在現場「圈粉」各國科研團隊,為臺灣海洋資料實力打開國際能見度。

20250514164425bM1d
 
此屆年會吸引逾20,000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地球科學家與學生參與,涵蓋大氣科學、海洋學、水文學、氣候變遷、地質學等領域,是全球地球科學界年度重要盛事,也成為NODASS英語介面首次國際發布的理想舞台。展區設計以互動性與即時性為亮點,現場透過實機操作展示多項觀測與數值模擬資料,包括海象即時觀測、衛星遙測產品、數值模式預報與開放API服務,並搭配中英文教學影片、視覺化圖台操作說明、精美摺頁與海報,讓與會者能逐一深入體驗系統功能。

202505141644386jrV

展攤期間國海院研究人員也親自進行操作示範與導覽,積極與來自各國的學者互動,吸引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印度、中東等多個區域的學者到場交流,紛紛表示羨慕臺灣能建置如此整合性高、開放度佳的海洋資料平台,認為這對展開臺灣周邊海域研究極具便利性,是展開研究的理想起點。
 
一位來自印度的學者甚至笑稱:「你們要不要乾脆擴大服務到印度洋?這樣我們做研究就輕鬆多了!」而來自中東地區的與會者則表示,NODASS系統介面設計親民、操作直觀,非常適合用於教學情境,會將其作為示範教材帶回當地推廣。這些正面回饋,正是來自NODASS介面與功能設計兼具直覺性與完整性的成果。
 
此次英文介面的推出,不僅是網站功能的升級,更象徵臺灣積極推動海洋資料開放與參與國際治理的決心。透過參與EGU這一全球地球科學界的重要平台,國海院向來自五大洲的專家學者展示臺灣在海洋資料整合、應用與分享上的具體成果,也展現我國在國際科學資料合作體系中的行動力與影響力。
 
 NODASS英文版代表對科學開放與資訊平權的實踐。國海院院長陳璋玲表示,此次升級對齊聯合國「開放科學」與「科技促進永續」的核心理念,並透過NODASS,臺灣不僅將海洋資料分享給世界,更傳達出一個明確的訊息:我們願意也有能力成為全球海洋永續與數據共享的關鍵夥伴。這樣的推進也與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所倡導的精神不謀而合,讓臺灣的海洋科研成果,能在世界的對話中一起參與、一起分享,共創海洋永續。(圖/國海院提供)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