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昌毅/雲林報導)「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在迎媽祖活動中,另一大亮點則是傳統藝閣遊行。今年高達63閣藝閣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為主題,打造古色古香的花車,由小朋友扮演神祇、歷史人物或戲劇角色,搭配現代燈光音效與裝飾,極具視覺震撼力與文化意涵。在藝閣車上沿途分送糖果餅乾,民眾爭相撿拾「吃平安糖」,不僅寓意祈求媽祖庇佑與平安,同時也拉近了人與信仰的距離,充分展現出融合宗教信仰與文化藝術的在地特色。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北港藝閣融合了宗教信仰、地方文化與表演藝術,為台灣民俗文化的珍貴資產。自民國99年「北港朝天宮迎媽祖」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以來,雲林縣政府積極協力推動文化保存與創新,讓藝閣文化不僅得以延續,更成為推動文化觀光與地方創生的重要驅力。
陳璧君處長指出,今年文化觀光處特別邀請日本青森知名睡魔師林廣海來台,與在地藝師進行深度交流與創作。透過雲林縣政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及北港10位工藝師共同合作,策劃「神工藝境:北港藝閣文化特展」將藝閣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聯合展出,期望吸引更多年輕世代關注藝閣文
化,激發新一波創意動能,讓這項傳統文化瑰寶持續綻放光芒。其中最具話題的作品「睡魔媽祖」,更是本次活動及藝閣遶境的一大亮點。該作品由林廣海以青森睡魔花燈技藝,結合台灣媽祖信仰元素打造而成,整體造型莊嚴氣派,融合動態光影技術,展現出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
文化觀光處補充,16日晚間由「睡魔師」林廣海推著「睡魔媽祖」參與藝閣遶境,並由陳璧君處長陪同,陳處長以繽紛華麗的「龍魚裝扮」,全身以金、紅為主色,頭戴龍鱗頭飾、身披鱗片狀織布,背上裝飾如魚尾般隨風擺動,栩栩如生。此裝扮靈感源自古代神話中「魚化為龍」的傳說,象徵勇往直前、突破困境的精神,也寓意著孩童平安成長、福氣綿延。兩人所到之處吸引無數信眾與遊客駐足拍照,成為本次遶境最具創意與國際風格的藝閣車。
林廣海也分享:「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台灣,就有機會親身參與這麼盛大的宗教文化活動,感受到台灣民眾滿滿的熱情與信仰力量,真的非常感動。」透過此次國際交流,北港迎媽祖活動不僅再度展現其深厚的文化能量,更透過創新形式連結世界,讓台灣的民俗信仰走出在地、邁向國際。(圖/記者陳昌毅翻攝)